高端商場“躺著賺錢”的時代似乎已經成為過去時。近期,恒隆集團、太古地產等商業巨頭陸續發布2024年運營數據,業績表現欠佳,其未來發展方向引發關注。
高端商業業績不佳
近半個月,恒隆集團和太古地產相繼公布2024年運營數據,高端商業板塊業績令人憂心。根據恒隆地產2024年財報,全年商場收入減少3%,高端商場收入更是下滑4%。恒隆地產將此歸因為高端消費品市場消費者信心減弱,以及部分城市競爭對手開展激烈的價格促銷,致使銷售租金下降。
太古地產的狀況同樣不樂觀。近日,太古地產發布《2024年第四季度營運數據匯報》及《2024年財務表現更新》公告。公告顯示,在內地市場,北京三裏屯太古裏租用率雖上升至98%,但2024年銷售額微降0.2%;廣州太古匯租用率達100%,銷售額卻下降10.7%;成都太古裏租用率從上年的97%降至96%,銷售額下降14%;上海興業太古匯租用率為93%,銷售額下降13.9%;上海前灘太古裏租用率為98%,銷售額實現3.4%的增長。
在香港市場,太古廣場購物商場租用率上升至100%,2024年銷售額下降10.7%;太古城中心租用率為100%,銷售額下降2.3%;東薈城名店倉租用率為100%,銷售額下降3.9%。
高端商業地標北京SKP也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業內人士稱,該項目2024年銷售額或將回落至220億元區間,較2023年創紀錄的265億元下滑約45億元,跌幅達17%。若該數據屬實,這將是其自2020年以來首次出現顯著負增長,甚至可能動搖其蟬聯13年的“店王”寶座。
消費觀念發生轉變
在高端商場業績下滑背後,是2024年高端消費市場麵臨的諸多挑戰。谘詢公司貝恩發布的報告顯示,受多種因素影響,2024年中國內地個人高端消費品市場銷售額預計下降18%-20%。
此外,隨著市場變化,高端消費品等同於高品質生活的標簽已不再被新一代消費者認可,“平替”成為新潮流,年輕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的“如何花300元背出3萬元質感”“1688如何購買”等話題屢屢出圈。
不僅如此,本土品牌也成為年輕人的“新寵”。《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54.9%的受訪年輕人會優先選擇國貨品牌。
業內人士表示,電商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高端商場的客源。一些電商平台上的高端消費品牌日益增多,在一些節日還會推出促銷活動,吸引了更多消費者選擇在網上購買高端消費品。盡管高端商場在體驗式消費方麵具備優勢,但在價格和購物便利性上與電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。
對未來態度依然樂觀
盡管當前高端商場業績承壓,但是太古地產、恒隆集團、開雲集團等企業對未來仍保持信心。恒隆集團主席陳文博在業績會上表達了對2025年業績微增的期望,太古地產在業績報告中也展現出對未來的樂觀態度。
目前,高端商場已進入存量博弈階段,從“單極引領”進入“多強爭霸”時代,對高端商場的考驗依然眾多。
為了應對挑戰,各大商場紛紛調整策略。恒隆地產采取了一係列積極措施。在商場擴建方麵,上海的恒隆廣場和港匯恒隆廣場正在進行擴建,通過增加零售麵積、豐富業態,吸引更多的消費者。豐富的業態組合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,提升商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。同時,通過加強與顧客互動,與知名國際品牌合作,再配合會員計劃,可為顧客提供獨特且無可替代的零售體驗,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。
北京 SKP正加速數字化轉型,隨著其“線上精品店+線下沉浸體驗+跨境物流”全渠道體係的完善,其或將在新零售賽道重新構築護城河。
三裏屯太古裏北區不斷引進更多的高端品牌門店,目前路易威登、迪奧和蒂芙尼已經設起圍擋裝修,德基廣場則憑借藝術博物館、沉浸式商業空間吸引年輕客群。
隨著戶外運動熱潮興起,越來越多的高端商場開始提高運動品牌占比。港匯恒隆廣場引入了戶外羊毛衫品牌Icebreaker、特步集團旗下網球品牌 Kswiss、戶外露營品牌,始祖鳥、迪桑特、凱樂石和猛獁象等戶外運動品牌的門店已開業。三裏屯太古裏南區也引入了始祖鳥、薩洛蒙等中高端運動品牌和 Acne Studios以及Ami等設計師品牌。
業內人士認為,通過不斷創新和調整策略,優化運營管理,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,高端商場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重煥生機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商業地產的格局也將在這一過程中持續演變,為城市商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與變化。(記者 陳晴)